“我在車間做翻譯,每個月工資有700800美元,老公、媽媽、妹妹都在特區上班。”說起如今的工作與生活,來自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下面簡稱“西港特區”)的阿凡一臉滿足,掩飾不住笑意,這是她十年前始料未及的。


當時的她,還沒從喪父之痛中緩過來,又面臨著家庭收入無以為繼的困境。幸而,家附近的西港特區點燃了她改變命運的新希望,十年的打拼,讓她闖出了另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西港特區250301


在西港特區,像阿凡的例子還有很多。西港特區自20082月奠基以來,堅持互利共贏,惠及民生,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與股東、員工、顧客、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環境、社會(社區)等“八方共贏”,著力打造民心工程、共贏工程,目前已吸引202家企業(機構)入駐,創造就業崗位3.2萬個。據柬埔寨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西港特區區內企業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40.78億美元,同比增長21.3%,再創新高,并持續引領當地經濟發展。而快速發展的西港特區,給當地人民帶來持續增加的就業和收入,被當地人民稱為“金飯碗”。


西港特區250302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17年前,西港特區從零起步,歷經磨礪,在一片荒蕪之地上建起了國際工業園。在發展中,特區不斷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工業一期以紡織服裝、箱包皮具、木業制品等產業為主,到工業二期轉向優先發展高附加值、創新的和具有競爭力的新興工業和制造業,重點引入汽配輪胎、新材料、五金機械、建材家居等技能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龍頭企業及產業鏈配套企業入駐,成為企業跨國投資發展的絕佳平臺。像入區的通用輪胎科技(柬埔寨)有限公司,自20235月一期項目正式投產以來,僅用一年時間便實現全面達產;二期項目也于去年8月成功下線首條輪胎。如今,該公司正在加快推進新項目建設。一期、二期全部達產后,將具備年產850萬條半鋼子午胎和165萬條全鋼子午胎的生產能力。通用輪胎科技是西港特區產業升級的縮影,在特區工業二期內,一大批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在這些產業的帶動下,特區發展動能強勁,不斷刷新著對當地工業經濟的貢獻率。


西港特區250303


產業興成就了特區員工持續增收,周邊百姓富裕。經濟發展的同時,西港特區居民收入也在穩步提高,如今,西港特區屬地縣就有70%的家庭有勞動力在特區內工作,人均月收入300多美元。在特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周邊村莊也共享特區發展紅利,變化翻天覆地。西港特區周邊村莊巷道,昔日的茅草屋,變成彩色磚瓦樓房,沿街布滿了生意興隆的超市、手機店、服裝鞋帽店、藥店、車行等。村里從泥濘土路到水泥路,從茅草屋到磚瓦房,從出門步行到家家戶戶買了摩托車、汽車。


西港特區一直注重社會責任,特區安排周邊老弱病殘等缺乏勞動技能的貧困家庭的成員在區內從事力所能及的綠化、環衛、勤雜工作,給他們發放攤販證,在特區設攤做小生意養家糊口。同時,通過成立“柬中友誼公益志愿者聯盟”,長效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志愿者與特困家庭的學齡兒童實行“一對一”助學,逢年過節慰問特困家庭等等。柬中友誼公益志愿者聯盟成員經常關心學校的發展,開展捐資助學,還為學校捐贈圖書,給學生們補充“精神食糧”。西港特區還積極向柬埔寨紅十字會及西哈努克省紅十字會捐款,為當地修建學校。


扎根當地,造福當地,西港特區始終以高質量發展踐行 “八方共贏”理念。未來隨著特區產城融合、產教融合的深入推進,一定會更多的惠及周邊百姓,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及夯實中柬“鐵桿”友誼作出新貢獻,成為“一帶一路”上的共贏工程、友誼工程。